第12章 意外的认可

电话那头的声音继续说道:“我们收到了您提交的关于‘城市内涝应急处理’的技术方案。经过专家组的初步评审,认为您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因此,想邀请您明天上午十点,到我们局里来,对方案进行一次详细的现场讲解和答辩。您看方便吗?”

林默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但他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冷静和专业:“方便的,明天上午十点,应急管理局是吧?好的,我会准时到。请问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主要是您方案的PPT演示文稿,以及能够回答专家提问的相关技术细节。我们会组织水务、市政、以及相关领域的几位专家一起听取您的汇报。”对方回答道。

“好的,明白了。谢谢您的通知。”林默客气地结束了通话。

挂掉电话,林默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掩的喜色。

这么快就有回音,而且是邀请他去现场讲解答辩,这本身就意味着他的方案己经通过了初步筛选,并且引起了足够高的重视!

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能在答辩中表现出色,获得专家组的最终认可,那么不仅那笔可能高达数十万的奖金有着落了,更重要的是,“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名录”这一点,其潜在价值远超奖金本身!

这或许能成为他解决后续资金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林默立刻将手头其他的囤货计划暂时搁置,全身心投入到准备明天的答辩中去。

他需要制作一份专业、清晰、具有说服力的PPT演示文稿。这份PPT不仅要展示他方案的核心亮点——模块化大功率移动泵站和智能分洪调度系统,还要用详实的数据(哪怕是基于模型的模拟数据)来支撑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同时,他还需要预想专家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好相应的回答。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技术细节、成本效益、实际可操作性、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等等。

林默再次钻进了那个临时仓库,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忙碌起来。他调出之前设计的图纸和计算结果,将它们整合进PPT中。用简洁明了的图表和动画效果,首观地展示泵站模块的工作原理和调度系统的运行流程。

他还特意加入了一部分关于“超常规暴雨情景下现有应急体系短板分析”的内容,用以凸显他方案的针对性和必要性。这部分内容,正是基于他前世的记忆和认知。

为了让PPT看起来更“正规”,他还临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公司Logo”(他虚构的那个环境工程公司),放在了PPT的模板上。

一夜无话,林默几乎又是一个通宵。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再次照射进仓库时,一份堪称完美的PPT演示文稿己经新鲜出炉。

他仔细检查了几遍,确认无误后,将其拷贝到U盘里,同时也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做了备份。

随后,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公寓,冲了个澡,换上了一套更显沉稳干练的深色西装。这是他以前上班时偶尔需要穿的,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他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领带,确保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充满自信。

上午九点半,林默提前半小时抵达了市应急管理局。这是一栋庄严肃穆的政府办公大楼。

他在门卫处登记后,顺利进入大楼,并按照指示来到了指定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己经有几个人在座了。坐在主位的是一位看起来像是领导的中年人,旁边坐着三西位年纪稍长、气质儒雅或严谨的男女,应该就是所谓的专家组成员。会议室的投影仪和电脑也己经准备就绪。

看到林默进来,那位领导模样的人对他点了点头:“是林默同志吧?请坐。”

林默礼貌地问好,然后在指定的位置坐下,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好投影仪。

上午十点整,会议准时开始。

那位领导简单介绍了情况,然后示意林默可以开始讲解。

林默深吸一口气,走到投影幕前,开始了他的演示。

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从当前城市内涝应急的痛点分析入手,自然地引出自己方案的核心理念,然后结合PPT上的图文和数据,详细讲解了模块化泵站的设计亮点、智能调度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方案的预期效果和经济性评估。

他的讲解专业而不晦涩,既有宏观的构想,又不乏具体的技术细节。尤其是他对于“超常规暴雨”情景下可能出现的极端状况的预判,以及方案对此的针对性设计,让在座的几位专家都露出了凝神倾听的表情。

讲解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结束后,进入提问环节。

几位专家果然提出了不少尖锐而实际的问题。

“林工,你这个模块化泵站的功率密度确实很高,但它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经过验证吗?特别是在高含沙量的浑浊积水中连续运行?”一位看起来像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专家问道。

“还有你那个智能调度系统,依赖大量的实时传感器数据,目前我们市的基础设施恐怕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吧?如果数据缺失或不准确,系统会不会做出错误决策?”另一位似乎是市政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提问。

“成本问题,你估算的单套模块成本和系统部署成本,依据是什么?相比现有设备,性价比真的有优势吗?”一位更关注经济性的专家问道。

这些问题都在林默的预料之中。他沉着冷静,结合自己方案中的细节设计和模拟数据,一一进行了解答。

关于泵站的耐久性,他强调了选用的特殊耐磨材料和优化的流道设计;关于数据依赖问题,他解释了方案中包含的简化决策流程和人工干预机制;关于成本,他详细列出了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并与现有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

他的回答逻辑严谨,数据翔实,并且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自己方案的改进点有着清晰的认识。偶尔还能引用一些最新的行业标准或研究成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整个答辩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当最后一位专家表示没有其他问题时,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几位专家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那位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清了清嗓子,看向林默,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赞许之色:

“林默同志,你的方案……非常有想法,也很扎实。看得出来,你下了很大的功夫,专业水平很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专家组的意见是,你的方案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们原则上通过了你的方案!”

林默的心猛地一跳!成功了!

“当然,”领导接着说,“一些技术细节和实际部署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细化。奖金方面,我们会按照最高标准给你发放。至于后续的合作和采购可能,等我们内部进一步研究后,会再联系你。”

“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认可!”林默站起身,真诚地鞠了一躬,“我会全力配合后续的工作。”

走出应急管理局的大门,林默感觉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许多。

意外的认可!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最高标准的奖金,具体是多少他还不清楚,但想来不会低于五十万!他急需的资金,终于有了着落!

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在相关部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未来铺下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林默抬头看了看天空,阳光正好。

他知道,有了这笔“意外之财”,他的囤货计划将可以更大胆、更快速地推进了!食物山、水长城、能源库……他要在末日降临前,将这些生命防线构筑得更加坚不可摧!

下一步,该去联系周教授,落实那笔投资,并将那关键的空气净化技术牢牢掌握在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