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饮水生命线

在食品批发市场完成第一轮大规模采购后,林默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在末世生存中,与食物同等重要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关键的,是清洁的饮用水。

火山灰灾难不仅会污染空气,更会严重污染地表水源。酸雨的降临将使江河湖泊的水质急剧恶化,城市供水系统也将在灾难初期迅速瘫痪或被污染。前世,无数人不是饿死,而是渴死,或者因为饮用不洁水源而感染疾病死去。

因此,建立一条稳定、可靠、并且能够长期维持的“饮水生命线”,是林默囤货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首先需要的是大量的成品水储备,以应对灾难初期最混乱的阶段。

林默将目光投向了大型超市和仓储式会员店。这些地方通常有充足的瓶装水和桶装水库存,而且经常会有促销活动。

他利用接下来的一两天时间,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一样,推着购物车,在不同的超市之间穿梭。每次他都将购物车装满各种规格的矿泉水、纯净水,以及大桶的家庭装饮用水。

结账时,他都表现得像是为某个小型公司或活动进行采购,数量虽大,但还在超市能接受的范围内。付款后,他会找一个无人的角落,比如停车场或者超市的消防通道,迅速将所有水收入空间,然后空着手离开,再去下一家。

如此反复操作,几天下来,他的空间里己经积累了数量惊人的瓶装水和桶装水,足以支撑他和妹妹很长一段时间的饮用。

但这还不够。成品水总有喝完的一天,而且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的饮水自由,必须依靠强大的水净化能力。

林默将采购重点转向了水净化设备和耗材。

他首先在网上订购了多套不同类型家用和商用水净化器。有基于超滤膜的,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细菌和杂质,保留矿物质;有基于RO反渗透膜的,过滤精度最高,可以得到近乎纯水,适合处理重度污染水源;还有带紫外线杀菌功能的,作为最后一道保险。

他选择的都是知名品牌、性能可靠、且耗材相对容易获取(至少在灾前容易)的型号。每种型号他都购买了多台备用。

然后是核心中的核心——替换滤芯和耗材。

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超滤膜、RO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滤芯……这些是保证水净化器持续工作的关键。林默几乎是按照“疯狂”的标准在采购。

他首接联系了几家大型水处理设备公司的耗材部门,以及一些滤芯生产厂家,以“水站”或“社区供水点”需要批量备货的名义,大量订购各种规格、各种型号的原装或高品质兼容滤芯。

他订购的数量之大,让对方的销售人员都感到咋舌,反复确认他是不是搞错了订单。林默则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水质波动,提前储备”为由搪塞过去。

这些滤芯的价格不菲,尤其是高品质的RO膜,一支就要几百甚至上千元。林默几乎将他通过应急方案可能获得的预期奖金都提前“透支”在了这里。但他认为这笔投入绝对值得。

除了这些常规的水净化设备和耗材,林默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采购了一些更“硬核”的装备。

比如,他订购了几台小型的工业级水质检测仪,可以快速检测水的浊度、PH值、TDS(总溶解固体)、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这能让他在末世中准确判断水源是否安全,以及净化效果如何。

他还采购了大量的净水药片和漂白粉。这些化学净化方式虽然口感不好,但在极端情况下,是快速获取相对安全饮用水的最后手段。

甚至,他还购买了一些用于搭建雨水收集系统的材料,如大型塑料布、水管、接头、以及初级过滤网。虽然火山灰时期的雨水大多是酸雨,需要深度净化才能饮用,但收集起来作为冲洗、清洁等非饮用用途,还是可以极大节约宝贵的纯净水资源的。

几天时间下来,林默的空间里,继“防护用品区”和“食品区”之后,一个庞大的“水资源与净化区”也初具规模。堆积如山的瓶装水、桶装水,旁边是各种型号的水净化器,以及小山一般的各色滤芯和耗材。

看着这片“水的长城”,林默心中才真正有了一丝底气。有了充足的食物和清洁的水源,他才有资本去应对末世中其他的挑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资金能够持续跟上。

就在他完成水资源储备的初步布局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林默心中一动,接起了电话。

“喂,请问是林默先生吗?这里是市应急管理局……”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晰、公式化的声音。

林默的呼吸微微一滞。是他提交的那份应急方案有结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