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 会不会是冯三卖的钰儿

解决了药的问题,时间也到了快上班的时候,她又连忙骑车往回赶。

下午下了班后,刘彩凤又去供销社把浩然需要的日用品,都提前给买好。

看到棉袄,又买了两件。棉裤,棉鞋也都买上。

她把东西还是拿到了杨嫂家,准备有时间了再过来,把新买的棉衣在外面都缝上一件带补丁的旧衣服里面。

否则,就送浩然送到他们手里,他们也不敢穿出去。

就算穿出去了,可能也会很快被那些小人盯上,会被举报,被没收。

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还要查出是谁帮了他们。

就算查不出来,就算他们打死不会供出浩然,他们可能也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这么想着,刘彩凤的心里不禁有些沉重。

浩然这次下乡,也会是危险重重啊。可就如浩然说的,那是他的亲爷爷奶奶。

他不可能明知道他们现在情况十分糟糕,需要帮助,而选择袖手旁观啊!

从杨嫂家出来,无意中一扭头,竟然看到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正是她的继女宋梅,而和她在一起的那个男人,却是这一带有名的大混混冯三。

她立马把身体躲在拐角后面,想听听他们在聊什么?

她上辈子就知道宋梅和冯三的关系不错,只是不知道,这么早她就和他有了交往。

那时候,她还说过宋梅:

“你一个女孩子,本来就不应该和男孩子走的太近,何况那还是个混混,对你的名声更不好。以后注意点,离他远点。”

可她却恼怒的回怼她:“心里有鬼看什么都是脏的,像你这种人,就活该孤独终老,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

而她的结局果真如此,不是宋梅一语成谶,而是他们父子几人早就安排好了她的命运。

如今再看到宋梅和冯三,她突然有个想法崩了出来:

她知道把钰儿拐走的人,一定是宋家三兄妹。那把钰儿卖到大山里的人,会不会就是这个冯三?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冯三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混混,而是披着混混外衣的人贩子!

那宋梅呢?是只参与卖了钰儿,还是早就成了冯三的下线?

这个想法一出,刘彩凤就更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了?

可距离还是太远,何况两人说话很小声,就算她竖起耳朵,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但,她却看到了冯三把一个什么礼物给了宋梅,宋梅也立马露出了欣喜又羞涩的笑。

刘彩凤就看到,冯三看着宋梅的笑脸,怔愣了好一会。

作为过来人,这一看就知道,冯三对宋梅是有意思的。

趁着两人眼里只有彼此的在拉丝时,刘彩凤也放弃了这听不见的墙角,转身进了胡同,准备回家去……

宋梅长的最像宋祥,宋祥长的又像王大菊。

所以,宋梅和王大菊也很像,王大菊也就更喜欢宋梅这个孙女。

别看王大菊以前在刘彩凤面前是个恶婆婆,也像个泼妇似的爱撒泼打滚。

但她长的五官的确不错,这也难怪能被当大队长的大伯哥看上了。

估计她又使了点魅力和手段,让大伯宋家旺把她儿子宋祥保送上了工农兵大学。

上辈子学习并不好的宋梅,复读了三年后,也考上了大学。

但嫁的人并不是冯三,而是一个当建筑工程师的男人。

生了一儿一女,男人对她还挺好,可谓是幸福美满了。

至于她后来又有没有和冯三有交往,她不知道,但这辈子……

刘彩凤也想提前为她这个继女规划一下未来,首先,上大学的事…这辈子就别想了!

至于嫁人,就算这个冯三不行,还有张三李三,总会给她安排一个合适的!

回到家后,发现只有钰儿和王大菊在,其他人居然都没有回来。

看着钰儿又在厨房被指使着干活,刘彩凤的火一下子又上来了…

“钰儿,你回去看书,以后家务活不用你干。”

宋钰看到母亲回来,开心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妈……哦…好!”

看着宋钰离开,刘彩凤才对着王大菊说道:

“看来,我昨天的话,你是没有记住?”

“切,少在这吓唬人,俗话说,捉贼见赃,捉奸见双。你以为就凭你这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随便把脏水泼我身上了啊?

没有证据的事,你就是造谣。想拿捏老娘,你做梦!”

王大菊经过一天一夜的寻思,就琢磨出了这么个结论。

她觉得刘彩凤可能只是猜到了些什么,但对这种事,她不可能有证据。

昨天自己就是太心虚了,所以才被她给唬住了。

只要自己打死不承认,就算她说出来,自己也可以反咬她一口。

就说她不想给公婆养老,故意编出这种谎言,想把他们老两口赶走。

但,她不知道她面对的对手,己经不是以前那个心善忍让的儿媳妇,而是重生归来的刘彩凤了。

“哈……是吗?想要证据还不简单?滴血认亲你应该听说过吧?大伯和三弟都活的好好的呢,只要用他们一滴血,就能证明他们是不是亲父子了啊!

如果这个不行的话,还有一种办法。你也知道,我的父母以前都是医生。他们说过,哪怕是用双方的一根头发,也能检测出两人是不是亲生父子,母子关系。

如果你不死心,我可以找人免费为他们做检测。你也知道,我父母虽然不在医院了,但他们的朋友还在呢。这点小忙,他们还是愿意帮我的。”

虽然滴血认亲并不靠谱,现在的医院也根本不具有做亲子鉴定的能力,但不妨碍她可以先拿来吓唬王大菊。

而结果也毫无意外,王大菊听后果真僵在了原地。

但说到这里,刘彩凤却突然想到,王大菊手里的确还有一个好东西,或许可以趁机给她要过来!

“哦,对了,物证也不是没有……我记得宋家有一个祖传的玉镯。

是你婆婆的婆婆,当年在大户人家给人当丫鬟时,主子赏给她的。因为品相极好,就成了宋家的传家宝。

而且是只传给长子长媳的,但因为大伯母生了三个闺女,一首在老太太去世时,也没生出个儿子。

所以,老太太就把那手镯给了大伯。而大伯在你生下三弟时,就把镯子给了你,我说的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