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庶女神医治绝症!七成把握救肺痨,名声大噪引富商!

自从沈清微“小神医”的名声在附近街坊传开后,她那破败的小院门槛,几乎快要被踏平了。

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从最初的头疼脑热、蚊虫叮咬,到后来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甚至还有些妇人难言之隐,都悄悄找上门来。

沈清微来者不拒,尽力诊治。

人一多,遇到的病症自然也五花八门起来。

有些病,在现代医学看来不过是小问题,打几针、吃点药就能解决,可放在缺医少药、卫生条件堪忧的古代,就成了要命的顽疾。

沈清微愈发感觉到,单靠脑子里那点现代医学基础,和药灵空间里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她见识了太多因为一场普通感染就丢了性命的穷苦人,也见识了太多被粗陋医术耽误的病人。

压力,如同潮水般涌来。

她清楚,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甚至走得更远,必须将现代医学的精准与古代医术的智慧结合起来,否则,她这“神医”的名头,迟早要砸。

这日,院门口又传来焦急的叩门声。

沈清微打开门,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满脸愁容。

“沈姑娘,求您给俺娘看看吧!”

汉子声音嘶哑,带着哭腔,“俺娘咳嗽大半个月了,胸口疼得厉害,喘气都费劲,躺在床上好几天了,请了好几个郎中,都说看不出啥毛病,药吃了不少,一点用都没有!”

沈清微连忙将人让进屋里,扶着老妇人坐下。

只见老妇人面色灰败,嘴唇干裂,不住地剧烈咳嗽,每一次咳嗽都牵扯着胸腔,发出痛苦的呻吟,呼吸间带着明显的痰鸣音。

“大娘,别急,我先给您看看。”

沈清微声音温和,示意她放松。

她伸出手,轻轻搭在老妇人的手腕上,看似在诊脉,实则心中默念:“病理溯源!”

指尖传来熟悉的能量波动,眼前光雾闪烁,关于老妇人的病史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长期咳嗽、低热、盗汗、胸痛、咳血……肺部影像模糊呈现,清晰地显示出多个钙化灶和空洞……

肺痨!

在古代,这可是谈之色变的“痨病”,几乎等同于绝症!

沈清微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

她收回手,又仔细询问了老妇人一些症状细节,听了听她的肺部。

“沈姑娘,俺娘这到底得的是啥病啊?”

“严重不?”

汉子在一旁焦急地搓着手,眼中满是期盼和恐惧。

沈清微沉吟片刻,看着汉子担忧的眼神,决定还是坦诚相告:“大娘得的是肺痨。”

“肺……肺痨?!”

汉子闻言,脸色瞬间煞白,身体晃了晃,差点瘫倒在地。

他旁边的几个家属也是一脸惊恐和绝望。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一个看起来像是老妇人儿媳的妇人尖叫起来,“我们请了城里最有名的张郎中、李郎中,他们都说只是风寒入体,调养些时日就好!”

“你一个小姑娘家懂什么!”

“怎么可能是肺痨!”

其他家属也纷纷附和,看向沈清微的眼神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

他们宁愿相信那些名医的诊断,也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毕竟,肺痨在他们认知里,就是等死。

沈清微理解他们的心情,并未生气。

她平静地看着他们:“各位请来的郎中,医术或许高明,但在诊断某些特殊病症上,未必能看得真切。”

“肺痨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与风寒相似,误诊也很常见。”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不过,你们放心,肺痨虽然凶险,但在我这里,并非完全没有救治的希望。”

“什么?!”

汉子猛地抬起头,灰败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一丝微弱的光芒,“沈姑娘,您……您说的是真的?”

“这病……真的能治?”

“我从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沈清微迎上他的目光,“只要你们信我,按照我的法子来,我有七成把握,能让大娘的病情得到控制,甚至好转。”

七成把握!

对于绝症来说,这己经是天大的希望!

汉子看着沈清微平静而笃定的眼神,又看了看病床上气息奄奄的老母,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沈姑娘!”

“只要您能救救俺娘,俺给您磕头了!”

“俺们一家都听您的!”

其他家属见状,也纷纷跪下,七嘴八舌地哀求起来。

刚才的质疑和不信任,瞬间烟消云散。

在生死面前,一丝希望,都足以让人倾尽所有。

沈清微连忙将他们扶起:“快起来,都起来说话。”

“救人要紧,耽误不得。”

她立刻着手为老妇人制定治疗方案。

肺结核在古代是绝症,但在现代,并非无药可医。

抗生素是特效药,但她手头没有。

不过,药灵空间里培育的药材,或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她决定大胆尝试,中西结合,用空间药材辅助治疗,增强老妇人的免疫力,同时改善她的肺部环境,缓解症状。

沈清微从空间中取出早己准备好的药材:百合、麦冬、沙参、川贝……

这些都是润肺止咳、养阴生津的良药,对肺痨的症状有缓解作用。

她又加入一些现代药理学中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草药,如鱼腥草、蒲公英等,增强疗效。

她将药材仔细配伍,熬制成汤药,又叮嘱老妇人的家人,每日按时喂药,注意饮食清淡,保持室内通风。

“这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饭后半个时辰。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辛辣油腻。

屋里要常通风,保持干净。

病人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沈清微耐心嘱咐,事无巨细。

老妇人的家人,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将沈清微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连连点头应是。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微每日都去老妇人家中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方。

空间药材果然没有让她失望,配合精心调配的汤药,老妇人的病情很快有了起色。

咳嗽渐渐减轻,痰液也少了,胸痛也得到了缓解,甚至能勉强坐起身来,喝些米粥了。

老妇人一家欣喜若狂,对沈清微感激涕零,简首将她奉若神明。

肺痨能治好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街坊邻里间传开。

沈清微的名声,彻底响亮了。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求医者络绎不绝,甚至有城里富户,也派人来请她看病。

沈清微应接不暇,却也乐在其中。

救治病人的同时,她的医术也在飞速提升。

各种疑难杂症,层出不穷,逼迫她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为了更好地提升医术,沈清微开始系统地研读古代医书。

她从旧书摊上淘来一些医书,又托人从城里书局买了一些,堆满了她那简陋的小屋。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

这些古代医学的瑰宝,如同一个个宝藏,等待着她去挖掘。

她白天给人看病,晚上就挑灯夜读,废寝忘食。

古代医书艰涩难懂,文言文晦涩拗口,很多地方还夹杂着阴阳五行、玄之又玄的理论,初读起来,如同天书一般。

但沈清微并未气馁。

她凭借着现代医学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结合系统灌输的现代医学基础,一点点啃,一点点悟。

她发现,古代医书虽然在微观层面有所欠缺,但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上,却有着独到之处。

中医强调整体平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辨证论治更是强调个体差异,因人而异,这些理念,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她开始尝试将古代医术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治疗方法中。

她学习针灸推拿,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归经,尝试用中药方剂调理病人的体质。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医术,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融会贯通,更上一层楼。

现代医学的精准诊断,加上古代医术的整体调理,让她在诊治疾病时,更加得心应手,疗效也远超普通医生。

她的名声,也随之水涨船高,甚至传到了城外。

这天,沈清微正在为一位前来复诊的老人把脉,突然,院门被人急匆匆地推开,一个衣着光鲜、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带着几个随从,闯了进来。

“可是沈清微沈姑娘?”中年人语气略显急切,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沈清微放下老人的手,起身迎了上去,不卑不亢地说道:“正是在下,不知这位先生有何贵干?”

中年人上下打量了沈清微一番,见她年纪轻轻,衣着朴素,心中略有疑虑,但还是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家老爷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听闻姑娘医术高明,特来诚邀姑娘前往府上诊治。”

“不知贵府老爷是?

”沈清微不置可否,谨慎地问道。

“我家老爷,乃是城东首富,苏员外。”中年人略带傲气地说道,似乎觉得报出苏员外的名号,沈清微就该立刻感恩戴德,跪地迎接。

苏员外?

城东首富?

沈清微心中一动。

她来古代也有一段时间了,对这个世界的社会阶层和权贵势力,也有了一些了解。

苏员外家财万贯,在城里颇有影响力,能被他看中,或许是个机会。

但她并未立刻答应,而是沉吟道:“苏员外盛情相邀,清微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