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降瘟疫!京城告急,神医庶女临危受命

王嬷嬷的身体日渐好转,沈清微在主院的“威望”也水涨船高。李氏那边虽然依旧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但沈清微布下的迷局己初见成效,只等着她自己往里钻。

然而,就在沈清微耐心等待李氏自乱阵脚,盘算着如何进一步探查徐振和生母线索之际,一场谁也未曾料到的天灾,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初秋的天气,本该是天高气爽,却莫名带着一股沉闷压抑。先是城西贫民窟传来消息,说有几户人家接连暴毙,死状凄惨,上吐下泻,高烧不退。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只当是寻常的恶疾或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可短短三五日间,类似的病例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从城西到城南,再到人口密集的内城区域,越来越多的人倒下。相同的症状,极高的死亡率,恐慌像是无形的瘟神,悄然扼住了整座京城的咽喉。

“瘟疫!是瘟疫啊!”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这两个字,瞬间点燃了积压在人们心头的恐惧。

【京城恐慌,社会动荡,压力来源】

繁华的京城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魂魄。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门可罗雀,店铺纷纷关门歇业,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生怕沾染上那要命的晦气。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艾草和醋味,那是绝望的人们能想到的唯一“辟邪”手段。

哭喊声、哀嚎声取代了往日的喧嚣。染病的人家,门前被撒上石灰,邻里避之唯恐不及。更惨的是那些无人收殓的尸体,被匆匆用破席卷了,丢弃在偏僻的巷口或是乱葬岗,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腐臭,也散播着更深的绝望。

昔日帝都的荣光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死寂、恐惧和触目惊心的炼狱景象。

【官府应对不力,束手无策,信息差】

面对这突如其来、凶猛异常的疫情,官府并非毫无作为。京兆尹下令封锁了几个疫情最严重的区域,派兵丁日夜巡逻,严禁出入。太医院也派出了御医,但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烈性传染病,他们沿用的传统方剂收效甚微。

焚烧尸体、隔离病人、张贴安民告示……这些措施在现代看来是必要的,但在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药物的古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恐慌的蔓延速度,远远超过了官府有限的控制能力。信息闭塞,谣言西起,更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和官府的压力。

【医疗资源匮乏,百姓绝望,虐点】

城中的药铺早己被抢购一空,连最普通的清热解毒药材都成了稀罕物,价格一日三涨。有点名气的大夫更是闭门谢客,或是不敢出诊,或是自身难保。

“求求您,大夫,救救我的孩子吧!”

“行行好,给开副药吧,多少钱都行!”

药铺门前,偶尔还能看到跪地哀求的病患家属,得到的却多是紧闭的门扉和冷漠的拒绝。求医无门,求药无路,染病的百姓只能在家中痛苦挣扎,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倒下,最终在绝望中等待死亡的降临。

【清微医馆的压力,求助者激增,主角责任感】

城南,清微医馆。

这里成了绝望中的人们,最后一丝希望的寄托之地。

原本只是略有名气的医馆,此刻门前却排起了长龙。携家带口的,背着病人的,面带死灰的……他们眼中闪烁着最后一丝祈求的光芒,将所有的希望都投向了医馆内那个年轻的身影。

“沈大夫,求您救命啊!”

“我家婆娘快不行了,求沈大夫看看吧!”

“沈神医,您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哭喊声、哀求声、咳嗽声、呻吟声……混杂在一起,冲击着沈清微的耳膜,也撞击着她的心脏。她站在医馆门口,看着眼前这一张张被病痛和恐惧扭曲的面孔,看着那些伸向她的、颤抖的双手,心情无比沉重。

穿越而来,她只想安身立命,报仇雪恨。可眼前这尸横遍野、哀鸿遍地的惨状,让她无法视而不见。刻在灵魂深处的医者本能和责任感,在这一刻被彻底激发。

“大家不要慌!排好队,一个个来!”沈清微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暂时压下了门口的骚动。

【初步诊断,现代医学的优势,能力展现】

她立刻让小翠和几个胆子大、身体尚可的伙计维持秩序,自己则迅速投入到诊断中。

她走到一个被家人用木板抬来的中年男子面前,男子面色灰败,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呼吸急促,身体还在微微抽搐。沈清微伸手,指尖触碰到他滚烫的皮肤。

【病理溯源】启动!

瞬间,大量信息涌入脑海:急性肠道感染,剧烈呕吐腹泻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伴有循环衰竭迹象……病原体……类似于霍乱弧菌变种……

“快,把他抬到后院临时搭的棚子里去!”沈清微立刻判断出病情的严重性和传染性,“其他人暂时不要靠近!”

接着是下一个病人,一个不断呕吐、浑身无力的老妇人;再下一个,一个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的孩子……

通过【病理溯源】的快速诊断,结合她脑海中现代医学对流行病的认知,沈清微很快确定,这场瘟疫极有可能是一种类霍乱或急性肠胃炎变种引发的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水源和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

古代落后的卫生条件和几乎为零的防疫知识,简首是这种传染病的温床。若不及时采取强力措施,只怕整个京城都会变成一座死城!

【空间储备,现代药品的及时雨,爽点】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

沈清微立刻进入内堂,心念一动,进入【药灵空间】。

看着空间里整齐排列的储物格,她第一次如此庆幸这个金手指的存在。除了各种珍稀药材,之前系统升级奖励和她用“医术值”兑换的不少现代医疗物资,此刻成了救命的关键!

几大箱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各种广谱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类),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还有……大量的医用酒精、消毒液、一次性口罩和手套!

这些在现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此时此地,简首是堪比仙丹的神物!

【医馆的初步应对,隔离与消毒,专业素养】

沈清微迅速取出大量消毒液和酒精,交给小翠和伙计:“听着,用这个兑水,把医馆里里外外,所有桌椅板凳,门窗地面,全部擦洗一遍!尤其是后院,重点消毒!”

“还有,用这个布,多做一些这样的东西。”她快速用干净的棉布和细绳,做了一个简易的口罩示范,“所有进出医馆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必须戴上!接触过病人后,必须用这个药水洗手!”

小翠和伙计们虽然不明白这些东西的原理,但见大小姐神情严肃,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

沈清微又指挥人手,将后院彻底清理出来,用布幔隔开,设立了简易的隔离区。轻症和疑似患者在外围观察,重症患者则安置在最里面的棚子里,严禁随意走动。

她她自己则穿戴好简易的防护(口罩、布围裙、反复用酒精消毒的双手),率先进入重症隔离棚,开始救治。

对于严重脱水的病人,她立刻熟练地找出静脉,挂上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进行补液——这在古代简首是闻所未闻的“起死回生”之术。看到那透明的液体一滴滴输入病人体内,原本奄奄一息的人竟渐渐恢复了些生气,围观的家属无不瞪大了眼睛,几乎要当场跪拜。

对于有细菌感染迹象的,她则根据【病理溯源】的判断,谨慎地调配剂量,将磨成粉末的抗生素混入水中或米汤里,给病人服下。

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一些刚刚发病、症状尚轻的患者,在及时补液和服用“特效药”后,呕吐腹泻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高烧也开始退去。这无疑给了外面排队等候的人们巨大的希望,也让“清微医馆能治瘟疫”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绝望的京城。

【人手不足,资源有限,新的困境,压力来源】

然而,希望的火苗点燃的同时,新的困境也接踵而至。

越来越多的病人涌向清微医馆,队伍从街头排到了街尾,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头。医馆小小的院子早己不堪重负,连门口的街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沈清微带来的现代药品虽然关键,但数量终究有限。面对数以百计甚至可能上千的感染者,那点储备不过是杯水车薪。抗生素、补液盐、消毒液……每一样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消耗。

她和小翠,再加上几个临时雇佣的伙计,哪怕不眠不休,也根本无法应付如此庞大的病患数量。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累得几乎虚脱。小翠原本还算红润的脸蛋变得苍白,眼下是浓重的黑影,却依旧咬牙坚持着给病人量体温、喂药、清理污秽。

沈清微更是连轴转,诊断、施救、指导消毒、调配药品……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身体却己经逼近极限。空间的【病理溯源】功能因为频繁使用,精神力消耗巨大,让她阵阵眩晕。

看着不断减少的药品库存,看着依旧源源不断涌来的、眼神充满祈求的百姓,看着小翠和伙计们疲惫不堪的身影,沈清微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她一个人,一家小小的医馆,在这场席卷全城的巨大灾难面前,实在太过渺小。

【更大的决心,拯救苍生的使命感,期待】

夜幕降临,医馆内外依旧灯火通明,哀嚎和祈求声从未停歇。

沈清微站在医馆二楼的窗前,望着外面拥挤的人群,望着远处被死亡阴影笼罩的京城轮廓,心中翻江倒海。

仅仅守着这一方医馆,救下眼前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瘟疫的根源不除,传染途径不被切断,就算她把空间里的药品全部耗尽,也无法阻止更多的人死去。

必须做点什么!必须做些更有效的事情!

她脑海中闪过现代防疫的种种措施:大规模消毒、隔离病患、保障饮水安全、普及防疫知识……这些在现代看似基础的操作,在此时的京城,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权力去推行。

官府靠不住,太医院束手无策,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座城市沉沦吗?

不!她不能!

她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医学知识,拥有药灵空间这个逆天外挂,她不能只做一个独善其身的医者。

看着窗外那一张张绝望而期盼的面孔,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在她心中升腾。拯救苍生,或许太过宏大,但至少,她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这座濒临崩溃的城市,去拯救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生命。

一个更大胆、更冒险,也更宏伟的计划,在她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眸中,逐渐清晰起来。

她需要力量,需要资源,需要一个能够让她将现代防疫知识付诸实践的平台。

或许……是时候去见见那位身份尊贵、同样被“奇毒”困扰的太子殿下了。

在这场波及全城的瘟疫危机中,或许也隐藏着她打破困局、获得更高地位和影响力的契机。

沈清微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这场瘟疫,是危机,也是她的试炼场。她要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不仅救人,更要为自己搏出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