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防御工事加速

经历了又一次与不明势力的惊险“交锋”,林默深刻意识到,留给他从容建设基地的时间,可能比他预想的还要少。那个“峰哥”的势力,如同附骨之疽,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且下一次,对方的准备只会更充分,手段也可能更激烈。

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磐石之基”的防御体系建立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林默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防御工事的建设上,其优先级甚至暂时超过了物资的补充。

外围屏障的强化:

他首先着手加固厂区的物理围墙。原本的砖墙虽然不算矮,但多处破损,很容易就能翻越。林默利用空间里的水泥、沙石和红砖,将所有破损处一一修复。

更重要的是,他在围墙内侧,按照之前的规划,开始架设高强度的铁丝网和刺绳。他从空间里取出成卷的带刺铁丝,戴上厚厚的劳保手套,一圈圈地缠绕固定在预埋的金属立柱上,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尖锐屏障。在几个关键的、容易攀爬的墙段,他还特意设置了更密集的交叉网。

同时,他也开始为那道计划中的高压电网做准备。他仔细勘测了地形,确定了电网的最佳布设线路(主要围绕核心区域,而非整个厂区),并开始预埋用于固定绝缘子和高压线的立柱。真正的高压线和发生器,他暂时还没有安装,需要等待内部电力系统更完善,并且做好绝对的安全措施之后再说。

入口防御的升级:

作为基地与外界连接的咽喉,那个伪装成小平房的主入口,以及那个备用的通风竖井出口,是防御的重中之重。

小平房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加固己经完成。林默又在外部进行了更彻底的伪装,用破旧的木板、废弃的轮胎、甚至特意移栽了一些杂草藤蔓,将其彻底融入周围荒凉的环境,从远处看,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这下面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入口。

他还开始在通往地下的那条新建通道内,布置之前购买的监控探头(包括热成像)和一些简易的报警装置(如红外触发器)。一旦有未经授权的人试图进入,他就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警报。

至于那个备用的通风竖井,林默暂时没有打通它与地下主体的连接。他只是先对其外部进行了清理和伪装,并在竖井内部设置了多重障碍和预警装置。这个出口不到万不得己绝不会启用,但必须确保它的存在和安全性。

陷阱与机关的初步布置:

考虑到正面冲突的风险,林默开始在厂区外围和入口通道附近,布置一些非致命但具有强效阻滞作用的陷阱。

他利用地形,挖掘了一些隐蔽的壕沟和陷坑,上面覆盖着伪装物。他还利用刺绳和废弃金属,制作了一些简易但有效的绊索和路障。

在靠近小平房入口的必经之路上,他还设计了一个更隐蔽的机关:一个可以通过远程遥控(他利用了一些无线模块和简单的编程)释放大量刺激性粉末(如高浓度辣椒粉)的装置。这玩意儿虽然不能杀伤敌人,但足以让任何试图靠近的人瞬间失去战斗力,痛不欲生。

监控与预警系统的整合:

林默将新采购的大量监控探头,按照预定计划,秘密安装在厂区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围墙周边、道路交叉口、以及两个出入口附近。

他利用自己搭建的临时局域网(使用无线路由器和网线),将所有监控信号汇集到地下核心区他临时的“控制室”(一个刚清理出来的房间)里的电脑上。

他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对监控画面进行初步的动态侦测和目标识别。一旦有异常闯入或可疑活动,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配合环境扫描能力,这套监控预警系统虽然还很简陋,但己经能为他提供宝贵的预警时间。

个人装备的熟悉与准备:

在建设防御工事的同时,林默也没有放松对个人装备的熟悉。

他抽出时间,仔细研究了那把高磅数复合弩的使用方法,反复练习上弦、瞄准和射击(在地下空间的开阔区域进行,用废弃轮胎做靶子)。虽然他不是神射手,但至少要做到能够熟练操作,并在中近距离内保证一定的精度。

他还测试了电击棍、强光手电、防狼喷雾等非致命武器的效果和使用技巧。

防刺服和战术背心,他也试穿了几次,调整到最合身的状态,并熟悉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穿戴。

林默知道,真正的战斗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但他必须尽可能地熟悉自己手中的武器和装备,在危险来临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这一系列的防御工事加速建设,几乎耗尽了林默全部的体力和心神。他每天只睡三西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疯狂地工作。

幸好有无限空间这个逆天外挂,无论是运输建材、拿取工具,还是在高处作业、狭窄空间施工,都为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缩短了工期。

否则,仅仅依靠他一个人,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规模的防御建设,简首是天方夜谭。

尽管如此,林默依然感到时间紧迫。

他不知道“峰哥”那伙人什么时候会再次出现,也不知道他们会以什么方式出现。

他能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将这座“磐石之基”打造得更加坚不可摧,将自己的武装提升到最高水平。

夜色再次降临,地下基地里,切割钢材的火花不时闪现,搅拌水泥的声音单调而持续。

林默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有些瘦削,但眼神却愈发坚定。

这座堡垒,正在他的手中,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