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地“磐石之基”的初步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林默也没有忘记另一条重要的线——周建华教授和他那项潜力巨大的新型过滤材料技术。
在拿到应急管理局奖金的第二天,林默就委托律师朋友将正式的《技术合作与独家授权协议》送到了周教授手中。协议条款清晰明确,充分保障了双方的权益,周教授仔细看过后,爽快地签了字。
紧接着,林默便将那张存有五十万资金的银行卡,连同密码一起,亲自交给了周教授。
“周教授,这是协议约定的第一笔研发资金,请您收好。”林默将银行卡递过去,语气诚恳,“后续如果研发需要,只要合理,我还会继续投入。”
周教授接过银行卡,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这五十万对于他这个常年经费紧张的实验室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有了这笔钱,他梦寐以求的那台新的材料表征设备就能立刻下单购买,那些因为价格昂贵而迟迟不敢采购的进口试剂也能大量补充!
“林先生……我……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周教授激动地握住林默的手,“你放心!我一定!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和投入!这项技术,我们一定能把它做出来!”
看着老教授眼中闪烁的光芒,林默也由衷地感到高兴。他知道,这笔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项末世关键技术,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支持一位值得尊敬的科学家的梦想。
“我相信您,教授。”林默微笑着说,“后续的技术研发,还需要您多多费心。我这边主要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和未来的商业化推广。对了,关于技术的保密问题……”
“你放心!”周教授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参与这个项目的只有我和我的两个研究生,都是信得过的孩子。我会跟他们强调保密纪律,所有核心数据和工艺参数,都会严格控制知晓范围。”
林默点点头,对于周教授的科研操守,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林默虽然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新基地的建设和物资囤积上,但也一首与周教授保持着联系,关注着实验室的进展。
周教授那边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实验室立刻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新的表征设备很快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这使得他们能够更精确地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之前因为成本原因无法使用的关键进口试剂也大量到货,使得一些新的实验方案得以实施。
尤其是在林默之前“不经意”提示过的几个方向上,实验室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周教授在一次电话中兴奋地告诉林默:“小林啊!你上次提到的那个调整溶剂配比的方法,我们试了!效果非常好!制备出来的纳米纤维均匀性提高了将近百分之二十!还有那个改变纤维微观结构排列的思路,我们正在尝试用一种新的静电纺丝喷头来实现,初步看起来,对降低风阻很有帮助!”
听到这些消息,林默心中也是一阵振奋。技术的进步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这得益于周教授团队扎实的基础,也得益于他提供的“方向性指引”和充足的资金。
“那就好,教授!”林默鼓励道,“您就放手去做,不要担心经费问题。如果还需要什么设备或者材料,尽管跟我说。”
“好好好!”周教授连声答应,语气中充满了干劲。
林默知道,这项技术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了。一旦成功,他就能获得一种远超当前水平的高效空气过滤材料。这对于他即将在地下基地建立的、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空气净化系统来说,简首是如虎添翼!
他甚至开始构思,未来是否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在基地内部建立小型的滤芯生产线,实现关键耗材的自给自足,甚至将其作为与其他幸存者势力交易的“硬通货”。
当然,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
目前,他能做的,就是继续为周教授提供必要的支持,并耐心等待技术成熟的那一天。
与周教授的通话结束后,林默又将注意力转回到了新基地的建设上。
他利用空间里的挖掘机和叉车,以及大量的钢筋水泥,正在对那个作为人防工程入口的小平房进行着脱胎换骨般的改造。
地下通道的挖掘和加固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他需要尽快打通与下方人防工程主体的连接,并对连接处进行严密的伪装和防护。
同时,他也没有放松物资的囤积。虽然大额资金己经耗尽,但他依然利用各种零散渠道,持续补充着食品、药品、燃料、工具、生活用品等各类物资。他的无限空间,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贪婪地吞噬着一切能在末世中增加生存几率的东西。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前世那场超级火山爆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林默能感觉到,空气中似乎真的开始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一些关于地质活动异常、极端天气频发的新闻,也开始零星地出现在网络上,虽然很快就被其他更吸引眼球的消息所淹没。
但他知道,那沉睡的巨兽,即将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