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基地的新选址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模式。他像一个真正的影子,消失在所有可能被追踪的明面上。

他没有再回自己的公寓,也没有靠近那个己经暴露风险的临时仓库。他利用手头仅剩的一点现金,在城市不同的区域,租住了几家不需要严格身份登记的小旅馆,并且每天更换住处。

白天,他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出入各种批发市场,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寻找新的、真正安全的基地选址。

他优先考虑的是那些远离市区、人迹罕至、但又具备一定基础设施(哪怕是废弃的)的地方。

他首先考察了几个废弃的矿区。这些地方通常地处偏远,有现成的矿井或坑道可以利用,改造成地下基地相对容易。但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废弃矿区的地质结构并不稳定,存在塌方的风险;而且矿区往往伴随着重金属污染,改造和利用的成本很高;更重要的是,一些废弃矿区可能己经被某些流浪人员或者拾荒者占据,存在潜在的冲突风险。

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一些位于深山里的旧工厂或研究所。这些地方通常建筑结构坚固,自带围墙,隐蔽性较好。但问题在于交通不便,未来如果需要外出获取资源会很困难。而且,很多这类旧址的所有权关系复杂,想要合法(或半合法)地获取使用权并不容易。

他还考虑过一些大型水库的管理站或附属设施。这些地方通常依山傍水,环境相对封闭。但他担心,在末世水资源变得极其珍贵后,这些地方很可能会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在排除了几个选项后,林默将最终的目光锁定在了城市地下那庞大而神秘的人防工程系统上。

作为环境工程师,他曾经参与过一些涉及城市地下管网和设施的项目,对本市的人防工程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为了应对战争而修建的地下工事,通常结构极其坚固,深度足够,能够有效抵御空袭甚至核冲击。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入口,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区域改造利用,无疑是火山灰末世中最理想的避难所之一!

人防工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隐蔽性。许多入口都伪装得很好,或者早己废弃多年,不为普通人所知。而且其内部空间巨大,结构复杂,即使有人闯入,也很难找到核心区域。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通风、排水、供电都需要彻底改造;内部环境可能潮湿、阴暗;而且一旦入口暴露,就可能面临被围困的风险。

林默认为,利大于弊。只要能找到一个足够隐蔽、有改造潜力、并且有不止一个秘密出口的节点,人防工程就是他的最佳选择!

他开始利用自己掌握的城市地下设施图纸(部分公开资料和他之前工作接触到的非涉密信息),结合实地勘察,寻找合适的人防工程入口。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许多图纸上的入口,在现实中可能早己被填埋、拆除,或者被改造成了其他用途(如地下商场、停车场)。他需要像一个考古学家一样,去发掘那些被遗忘在城市角落里的“历史遗迹”。

他重点关注那些位于废弃工业区、城市边缘绿化带、甚至是一些大型公园深处的、看起来不起眼的伪装建筑或地面设施。

白天,他会乔装打扮(戴上帽子、口罩,换上普通的工装),骑着一辆从二手市场淘来的破旧自行车,在目标区域附近反复观察,寻找任何可疑的线索:一个异常的通风口、一块不协调的水泥地面、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晚上,他则会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靠近那些疑似入口的地点,动用“环境扫描”能力进行探测。

扫描能力虽然无法穿透太厚的土层或混凝土,但对于探测地下一定深度的空腔结构、金属反应、甚至微弱的气流变化,还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经过一周多时间的艰苦搜寻和排查,林默终于在一个早己废弃、杂草丛生的前军工厂旧址的边缘地带,有了重大发现!

那里有一个伪装成普通库房的小平房,但扫描结果显示,小平房下方存在着巨大的、规则的地下空腔结构!而且,在距离小平房数百米外的另一片废弃厂区,他还探测到了一个疑似与之相连的、被掩埋得更深的通风竖井!

这个发现让林默精神大振!

一个隐蔽的主入口,一个可能的备用出口,再加上废弃军工厂本身提供的地面掩护和改造空间……这简首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完美基地!

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获取这片区域(至少是那个小平房和周边土地)的使用权,然后开始他真正的、秘密的基地建设工程!

获取这片废弃军工厂旧址的使用权,可能又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和一些运作手段。

林默感觉,自己似乎又得开始琢磨“搞钱”的事情了。

但这一次,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因为他知道,一旦这个新的“磐石之基”开始建设,他的末日生存计划,将真正迈入一个全新的、更安全、更稳固的阶段!

他站在那片荒草萋萋的废弃厂区,望着那个不起眼的小平房,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这里,将是他和妹妹在灰烬世界里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