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何修远在出门上班前,特意跟李玉兰提了一嘴。
"玉兰,有空的话,帮我个忙。"何修远一边穿外套,一边看似随意地说道,"你跟娄晓娥聊聊,就说院里都羡慕她家大茂有本事,能买到便宜的自行车,你也想给娘家弟弟弄一辆,问问她具体是在哪个废品回收公司买的,叫什么名字,大概在哪个位置。"
李玉兰正在给他整理衣领,闻言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她冰雪聪明,立刻就明白了丈夫的用意。昨天饭桌上刚提过,今天就让她去打听,这绝不是心血来潮。
"这事……跟你的案子有关?"她压低声音问道,美眸中带着一丝关切。
"现在还不好说,算是个疑点吧。"何修远没有隐瞒,他知道妻子的聪慧和分寸,"一个正规单位流出来的处理品,价格不会这么离谱。我想摸摸底。你跟她聊的时候,自然一点,别让她起疑。"
"我明白。"李玉兰点了点头,温柔而坚定地说道,"你放心去上班吧,这事交给我。"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默契之中。这种后方安稳,有人能懂自己、支持自己的感觉,让何修远心中充满了力量。
上午,西合院里阳光正好。女人们聚在院子里,一边晒着被褥,一边摘菜聊天,这是大杂院里特有的风景线。
李玉兰端着一盆刚洗好的青菜,很自然地走到了娄晓娥身边坐下。娄晓娥因为许大茂买了新车,这两天在院里可是风光无限,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几分。
"晓娥姐,真是羡慕你。"李玉兰笑着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真诚的赞叹,"大茂哥可真有本事,那辆飞鸽自行车,崭新锃亮的,可把院里的人都给眼馋坏了。"
这话正中娄晓娥的下怀,她立刻被捧得心花怒放,矜持地笑道:"嗨,瞧你说的。他也就这点能耐,就爱瞎折腾。"
"这可不是瞎折腾,是真有门路。"李玉兰顺势接话,将话题引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我娘家弟弟也念叨了好久,想买辆车,可供销社的票太难弄了。晓娥姐,你方便透露一下不?大茂哥是在哪个单位的朋友那儿拿的货呀?要是方便,我们也想去问问,看还有没有这样的好事。"
这番话问得极其自然,既夸了对方,又说明了合情合理的缘由,完全就是邻里之间正常的求助和打探。
娄晓娥本就是个没什么心机的女人,加上被李玉兰捧得高兴,想都没想就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道:"我跟你说,你可别跟别人讲。大茂他不是认识人多么。他有个发小,在城南一个叫'宏兴利民废品回收公司'当个小组长。听他说,他们公司经常会收到一些工厂淘汰下来的样品或者残次品,内部人都能低价处理。大茂那车,就是他那发小给弄的。"
"宏兴利民废品回收公司……"李玉兰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脸上则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哎哟,原来是这样!还是得有熟人好办事啊。那地方远吗?"
"就在南二环边上,一个挺大的院子,你好打听。"娄晓娥知无不言。
"那可太谢谢你了晓娥姐,我回头让我家修远去问问看。"李玉兰感激地说道。
拿到了想要的信息,李玉兰又陪着聊了几句家常,便端着菜回家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当天下午,临近下班时分,何修远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旧衣服,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前往城南。
经过一番打听,他很快就找到了那家"宏兴利民废品回收公司"。公司的门脸不大,但院子却极深,高高的围墙上甚至还拉着一圈铁丝网,门口有两个穿着破旧棉大衣的男人在守着,眼神警惕地打量着过往的路人,这副架势,与一个普通的废品回收站格格不入。
何修远没有靠近,而是将车停在远处一个拐角,像个等人的路人一样,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半个多小时里,他看到有两辆卡车从院子里开了出来,车上都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看不清装的是什么。但从车轮压过地面时留下的深深辙痕,可以判断车上拉的货物分量极重。
而更让他起疑的,是公司的地理位置。这里虽然偏僻,但往东不到五公里,就是铁路的货运支线。往西,则可以首接上通往郊区县的公路。这是一个交通极为便利,非常适合用来秘密中转和分销物资的地点。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公司的铁门"哐当"一声从里面关上了。但何修远注意到,门口那两个看门的汉子并没有离开,而是点上了烟,继续在门口徘徊,警惕性丝毫没有放松。
一切的迹象都表明,这家公司,绝对不像它名字所展示的那么"利民"。
何修远没有再继续停留,他调转车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下班的人流之中。
回去的路上,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许大茂的自行车,看似只是贪小便宜,却无意中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指向。这家"宏兴利民",很可能就是红星机械厂流出的国有资产的销赃窝点之一。
李卫国和郭玉成自以为暂停了"出货"就能高枕无忧,却万万没有想到,一张更早之前卖给许大茂的"渔网",己经暴露了他们藏鱼的池塘。
何修远嘴角浮现出一丝冷峻的微笑。现在,两条线索开始交汇了。
他决定,让王鹏的"清源行动",重点"关照"一下这家公司。不过,不能操之过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任何冒然的行动,都可能让狡猾的鱼儿溜走。
必须先想办法,看一看这个池塘里,到底藏着些什么。一个新的,针对"宏兴利民"的侦察计划,在他的心中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