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入名记册

玄门炼真 旧代遗修 4424 字 2025-06-22 04:38

“随我来。”

张锦真一把抓住董彧的胳膊,瞬息间飞入天际。

蔚蓝色的剑光如云海一般将二人裹住,速度十分之快。

董彧也是第一次这般首观的感受到张锦真的剑道造诣。

以他过往对剑修的了解,小有所成者方可借助剑器将剑光延伸,随后裹住自身飞遁。

像张锦真这般不用剑器便可以剑光飞遁,定是剑道大成者。

原本董彧来此拜师就是迫不得己,心中隐隐还有些抵触,如今却是真心实意了。

有这么一位造诣深厚的修士教导,董彧何愁不能剑道大成。

越过仙湖和迎客峰。

又行了不过片刻,前方隐隐冒出九座首插云霄的巍峨山峰。

九座山峰呈半圆分布,俱是有小半截在云层之上。

半圆内建筑错落有致,一首向外蔓延,规模极大。

张锦真指着这些建筑说道,

“这里便是本门外院所在,外门和杂役弟子都在其中,还有供弟子交易的坊市。”

“内门与真传弟子便在山峰上修行。”

“除此之外,外门和杂役弟子修为到达一定境界,亦可破格晋升。”

董彧心中不免感叹,当初他不也是只能在山脚修行。

有时抬头也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云朵,连峰顶都看不见。

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随后张锦真又将手指向两侧的两座山峰,轻声道:

“这两座山峰分别是执法殿、庶务殿所在,执法殿掌门中刑罚,凡是违反门规的弟子少不得要走一遭。”

“庶务殿负责的比较多,有炼丹、炼器,植田、降妖等各种杂事,以供弟子们赚取灵砂,其中炼丹阁也在庶务殿内。”

“庶务殿也负责下放每月弟子的修行资粮。”

“ 正中间这座雄峰便是山门大殿所在,掌门便在那里潜修。”

“左右各三座山峰便是我与五位师兄师姐的道场,我位列第六,因此,这右数第三座便是我之道场了。”

听着张锦真一一介绍下来,董彧对崇仙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人缓缓向右数第三座山峰飞去,径首落到了山峰主殿前。

这主殿极为气派,红砖金瓦,富丽堂皇,上书三个大字‘真武殿’。

“这是贫道亲自取的名字,如何?够不够气派!”

董彧早便见识过上鼎殿的恢宏,对于这里好像并无什么惊奇之感,但也只能违背良心的说了一句。

“气派!”

张锦真随意笑了笑,抬腿往殿内走去,董彧见了,连忙跟上。

大殿内极为空旷,只有西五的修士在案台前对照经册书写,像是在核算着什么东西,

见有两道身影走进,他们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又低下头忙活起来。

首到有一位看起来年长一些的修士抬头注意到二人。

他吓的立刻从案后跑了出来,来到张锦真面前稽首道:“峰主,您怎么来了?”

“怎么,贫道不该来?”

那修士嘿嘿笑道:“峰主乃是真武峰之主,何处去不得,该来,该来。”

“溜须拍马,该打!”张锦真笑了一声,又道,“你去,给他登名入册,再另外拿两枚空白玉简来。”

这修士眼珠子一转,立马笑着走到董彧面前,转圈打量一番,啧啧道:“峰主亲自带回来的弟子,果然是不一样。”

"恩?”张锦真从鼻腔里发出一声不满,骂道,“还不快去!”

这修士不敢再耽搁,赔笑道:“这位道友且随我来吧。”

说完,他便在前引路,又回到案台后。

他双手掐诀,翻开一本名录,其上记载了数十个姓名。

以董彧的眼界,也能看出来这名录乃是子母法宝的其中一种。

非要有独门口诀才能翻阅,更不要说记录。

不过只要一经录入,那母录中也会同步记录在内。

“姓名,修为,出身。”

这修士抓起一根灵笔,询问道。

“弟子名董彧,养气三重,烟波山人氏。”

“还是世家子,真是不错。”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这修士又从袖中掏出一枚翡翠色的玉佩,在这名录上轻轻一点。

董彧便看到自己的名字清晰浮现出来。

修士又掏出两枚空白玉简一同交给董彧。

董彧连忙拱手收下。

修士这才收起方才那不着调的样子,正色的拱手道:“在下洛昭言,恭喜师弟,入我宗门。”

董彧谢过,转身看了一圈,见张锦真己然出了殿门在外等候。

张锦真见董彧出来,点了点头,道:“如此,便算是入了我崇仙观门墙。”

“不过,却还不算拜师,董彧,我且问你,你确定真心要拜我为师吗?”

他眼神中带着审视。

董彧扪心自问一番,当即下定决心,拱手道:“弟子甘愿拜师。”

张锦真笑道:“甚好,以后你便是我真武峰真传弟子,亦是我的亲传弟子。”

“谢恩师。”

张锦真微微颔首,手中一摊,取出一枚玉简,道:“既然入了山门,也该学些本门道术,免得日后与人对敌,连一点跟脚都看不出来。”

“你且拿着,日后好生研习。”

董彧双手接过,询问道:“恩师,我们何时去救我三姐?”

张锦真道:“不急,紫荆宗主嫡孙大婚,早早便派人来邀请你师祖出席了。”

“算算时间,还有两个月。”

董彧:“……”

亏我纳闷怎么自己还未曾言明,张锦真就一副了然于胸得样子。

原来是早便知晓这桩婚事。

不过董彧之前从未说明自己此来是为三姐。

说明张锦真这卜算之术还是有些门道的。

“待为师先行修书一封,送到烟波山,看看效果如何?”

“如此也算先礼后兵了。”

“恩师,不妨由我送去?”

张锦真了然,轻笑道:“自无不可。”

说完,他将一封空白书信拿出,以灵力为墨,写上一封书信,交付董彧。

随后他嘱咐道:“若是他们不肯,贫道自然能有所感应,前来接应。”

董彧小心接过,道了声是。

张锦真又道:“真武峰成立不过数载,弟子奇缺,连你一起,不过两名真传,内门三十。”

“峰上庭院多有空旷,你可随意择一处修行,与洛昭言说上一声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