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防灾救人这方面我不太在行,这些主要还是要依靠人力物力才能解决的,我只能为你在灾后重建这方面给点建议了。”

赵诗拿起茶杯吹了吹,一口喝下。

“连赵兄在这方面也没有办法吗?哎!天公作怪,百姓受苦。”

楚均辰顿时有些丧气。

赵诗摇了摇头表示确实没办法,就算在前世抗洪救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依靠科技辅助,人力为主的方式。

在这个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没有提前做好防洪措施,后面再来补救的话是难上加难的,大自然的伟力不容小觑。

“既然救灾这方面赵兄没法子,那就说说灾后重建的事吧。”

尽管心里还是有点难受,楚均辰继续说道。

“不知殿下是否听过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楚均辰听到赵诗的话貌似有点眉目,心底思索着。

赵诗也不继续含糊,“所谓以工代赈就是让灾民自已去重建自已的家园。”

“那如何可行?本就秋收不成,灾民们平日里吃饭都成问题,如果还让他们自已去重建的话吗,估计往后会有一大波人活不下去,会逐渐北上的。”

楚均辰倒是不是说害怕灾民北上影响什么,主要是南方是粮食产地,不说多了,就算有三分之一的人北上逃灾那也是很恐怖的。

南方如果无人种粮,全国的食物来源都有可能受到严峻的考验。

可惜朝廷上那些人除了一些老套的施粥赈灾毫无办法。

“殿下莫急,以工代赈的含义又不是单纯的让灾民们自已去重修家园,朝廷不管。”

“只是在施粥赈灾的基础上让他们自行重建。”

“就相当于雇人做工,不过是没有工钱只管吃食罢了。”

楚均辰双手合拍,顿时理解了赵诗的话。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的话,朝廷只用出粮食,修建的工人就是灾民自已,那么整个重建成本就会大大缩小了!”

楚均辰很兴奋,没想到赵诗还真是有办法,这样南方的灾民北上的可能就会大大减小了。

毕竟如果能重建自已的家园,谁会想要冒着秋风忍饥挨冻北上求生呢?

看着楚均辰兴奋的不行,赵诗继续说道:“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是不够的,朝廷需要派出一个有威望的廉洁的官员去主持大局才行。”

听到赵诗的话后,楚均辰渐渐冷静下来,“没错,其实南方现在落得个这么个下场,三成的原因要归在当地官员的不作为上。”

“如果他们及时行动,及时上报的话,现在也不会是这么个局面,听说他们现在还有人拿着各地送去的赈灾款中饱私囊!”

“真是一群蛀虫!”楚均辰气的一拍桌子,连茶杯里的茶水都震荡四溢。

“天高皇帝远嘛,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平日里不好管,这一出事就全部遭殃了。”吹了吹热气,赵诗轻抿一口茶水。

“既然如此,不知赵兄你是否有认识的能当大任的官员,我可以向陛下举荐。”楚均辰叹了一口气。

本来最初的想法是想要问问赵诗想不想要自已去这一趟,毕竟只要主持好重建任务,这功劳可不谓不小。

对赵诗以后在朝堂上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的!

可是现在自已身后的自已人本来就不多,要再把赵诗派出去,那可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赵诗有些诧异的看着楚均辰,居然问我想要举荐谁?

“殿下说笑了,微臣刚入朝廷,甚至没上过早朝,怎么能知道哪位大人能担此任呢?要是选错了这可是大罪,殿下不如明日早朝汇报陛下时再做打算。”

“哎,不能这么说嘛,如果赵兄有能推荐的人当然是最好的,毕竟这功劳确实不小嘛。”

楚均辰心里想着,主意既然是自已这边的人出的,那么去执行的人也一定要是自已这边的,按照太子那个尿性,绝对会向父皇提议用自已的人。

自已绝不允许他再来争抢!

听到这话,赵诗这才明白楚均辰的意思,这是想要扩大自已这一方的实力?

微微叹了一口气,真要入洪流吗?人选自已倒是有,陆明和江荇这两个人的家中长辈都是朝堂里的人。

他们也算得上是自已不错的朋友,可是盲目推荐,可能会让他们陷入朝堂争斗。

赵诗心里有些挣扎,但还是开了口。

“殿下,我这里倒是有两位人选,不知殿下是否知道江荇和陆明这二人?”

听到赵诗的话后,楚均辰的表情有些古怪,“你是说鲁国公跟林国公的那两个公子吗?当然是认得的,这二位行事潇洒,不似一般书生。”

“之前我们之前还一同喝酒品诗过呢?难道赵兄要推荐这二位去吗?”

“啊?!国公?他们俩是国公的公子?”赵诗听到这话瞬间目瞪口呆,自已只知道他们两个家里的长辈可能是什么大臣。

结果没想到是国公!而且还是一个是中书令另一个是尚书仆射。

两个家里都是顶了天了的贵族啊。

“是啊,难道赵兄不知道吗?”楚均辰此时倒是意外了,他还以为这三人挺熟悉的呢。

赵诗摸着头打了个哈哈,心底有些郁闷,当时考完试还立下誓言说以后自已起来了可以帮衬帮衬他们二人家。

结果对方居然是最顶尖的那一批人,小丑竟是我自已,泪目了。

“倒不是说推荐他们二人去,本来是想说能不能把机会给他们两个的长辈,没想到居然。。。哎!”

“其实他们二人我看着也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林国公家的公子,我觉他就很合适,能当大任。”

赵诗听后摸了摸头,“让陆明去?这家伙一天天像个跳蚤一样一直不停,还不如江荇稳重,再说了,林国公能同意自已儿子去吗?”

楚均辰笑了笑,“鲁国公家的那位确实比陆明成熟稳重,但是陆明的那股聪慧机敏倒不是江荇能比的上的。”

“我也不瞒你了。”楚均辰转而坐在赵诗的身边,伏在他耳边说道:“其实林国公跟本宫的关系来说比较好,所以我更希望陆明去。”

赵诗眼睛微微睁大,林国公跟你走的近?

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赵诗也不再继续说什么。

“行了,那就这样吧,记得帮我再催一催那木匠。”楚均辰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裳就准备走了。

“行,殿下慢走。”赵诗也起身送道。

等楚均辰走后,赵诗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沙发上喝茶,一杯又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