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诗这个人做事其实蛮有规划的,在酿造奢香酿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后面该做什么事情了。
现在青楼的事务差不多完结了,后续的姑娘招收搞活动这些赵诗都是吩咐秦如兰去做的。
自已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件事情就是重启科举之路。
在这个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单纯的做一个商人并不保险,什么地方小官都能压制你。
所以有一个朝廷官员的身份是很重要的。
也方便自已以后的奢香帝国的创立之路打下一个基础。
不至于每走一步都有好事者来使绊子。
赵诗在查看原主记忆的时候还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家伙已经已经是贡士了!
要知道自已现在才多大?束发之年也就15岁左右啊!
虽然排行比较靠后,但在这个时代,15岁能考到贡士就已经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了!
可能还有一部分这里是大周国都的原因。
已是贡士!这也是赵诗想要继续科举之路的原因。
不然从童生一路升上去所耗费的时间真的很久!
原主这本事倒是真让赵诗意外了一把。
不过既然已经为自已打上了如此良好的基础,那么每个读书人都渴望的朝廷官员之路,本公子就笑纳了。
(对于赵诗的整个人格解释一下,没有前身的灵魂残留,只有记忆!但有了记忆就代表现在的赵诗其实算是有着一些前身的情感和风格。放心,一定不会有双人格那种nt剧情!!!)
赵诗一路来到城中的书肆买了一些关于经义策论的书。
关于大周的科举考试来说,殿试主要考的是诗词、经义、治国、军事这几个大类。
这四个大类对于赵诗来说就只有经义并不好搞。
但好在有原主的模糊记忆加持,相信自已再多看多记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就像小时候学习那样,一个知识点很久都没有复习过了。
但只要略微的看个大概就差不多能够理解个大半。
这就是典型的学了知识就在你脑子里,别人谁来都偷不走。
而诗词就不用说了,手拿把掐,治国和军事倒是不用慌张。
华夏历史那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应该问题不大。
买好书后赵诗就呆在了书肆中静静看着大周的流传下来的经典一直到了下午时分。
半天的读书仿佛又让赵诗回到了小时候。
还记得那时学习还很快乐。。。个屁,学习哪有快乐的。
好难熬啊,经义怎么这么难读啊。
赵诗叹了一口气,收拾了散落在桌上的书本,准备离开书肆。
没想到刚起身就看见陆明和江荇这两个街溜子进来。
刚想打招呼,没想到对面的陆明更快注意到赵诗。
挥手说道:“诶,这不是赵兄嘛,今日没去青楼,怎么在这里读书呢?”
江荇此时也走了过来笑道:“赵兄这是在忙着科举吗?”
“不过也确实,殿试就只有一个月了,现在多努力看些书,想必到时候概率也会大些。”
此时陆明看着赵诗桌子上摆放的书惊讶的说道:“赵兄这是在看经义吗?”
“可这不都是些最基础的送分项吗?按我的说法啊,此时应更多看一些治国理念和军书才是!”
“像经义这种咱们已经烂熟于心的东西看了也是白看,何苦浪费这些宝贵的时间呢?”
一旁的江荇也微微点头,表示赞成。
可是我就只是经义不会啊!
赵诗叹了一口气随后找了一个理由说道:“江兄和陆兄有所不知,这最基础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看这经义,虽然很基础,但想想我自已以前的考试,好像每次都信心满满,但是又没一次拿过满分。”
“所以我自已觉得这些最基础的才是最关键的!”
“明明能在自已最擅长的领域拿到满分,那就一分都不能丢,不然靠其余的科目来补上这几分不成?”
赵诗毫不脸红的拿出前世语文老师最常说的话来: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谁要敢在古诗默写以及解释这些地方扣分。
那你就等着被罚抄个几十遍吧。
很不幸赵诗以前就被罚抄过,那时候抄到手指都感觉不是自已的了。
江荇和陆明听见赵诗如此地说道,不由得沉思下来。
嘶,好像是有那么些道理啊。
对于读书人来说,经义或许是最基础的东西。
每个读书人不说倒背如流,那也是非常熟悉的了!
这么想来,自已以前好像很少能在经义这方面拿到满分。
“原来如此,我悟了啊赵兄!”
陆明此时双手一拍,眼睛瞪大的看着赵诗。
“这样看来最基础的还真是最重要的没错!”
“就是没想到赵兄在诗词一道如此厉害,学习技巧方面也很有自已的独到之处嘛!”
“过奖,过奖!那既然如此,我就先走了,以后再会!”
赵诗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里躺着了,在这里属实有点待不住了。
“等等赵兄!”
江荇见赵诗准备收拾东西跑路,赶忙说道。
“嗯?江兄还有何事,我已经在这里学了半天了,你们不会还想让我陪着你们吧?”
听见赵诗这样说江荇赶紧摆摆手道:“误会了江兄,我是还想感谢你一番呢?”
“感谢我?为什么要感谢我?”赵诗一脸懵逼,不知道这家伙在搞什么飞机。
“嘿嘿,赵兄昨夜不是在青楼里作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奇诗嘛。”
“赵兄你能将我和陆兄一起放进这首千古奇诗中,我们真的是不知道如何感谢你了。”
江荇有些感激的说道。
“江兄不必如此,只不过我昨日与江兄和陆兄一同结交,心里高兴而作此诗。”
“没有江兄和陆兄,可能这首诗就不得出世了,还要感谢你们二位呢。”
赵诗继续说着客套的话。
开玩笑,自已只是为了符合当时的场景,不然说一个“岑夫子,丹丘生”你们鬼知道是谁啊。
不过赵诗还是嘴上向着他们道谢着。
“赵兄,你对我俩的恩情实在是无法偿还了。”
江荇和陆明听到此话后心中更加感激了,随后各从袖袋中拿出一份装饰精致的请柬来。
“这是我们大周二皇子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墨韵诗澜会’的请柬。时间就在明日辰时,还请你收下吧。”
“既然是二皇子的诗会,那为何你二人将请柬赠与我,你们不去了吗?”
赵诗疑惑的接过请柬,墨韵诗澜会?好装的名字啊。
“听了赵兄刚刚的一番话后我俩这才醒悟过来。”
“再这么浪费年华可不是件好事,算上这次,这也算我们的第三次考殿试,也就是最后一次了。”
“所以这次考试,我们二人还是想努力冲击一下。”
“这个诗会虽然很重要,但对于我们两个现在来说却是无关紧要的。”
赵诗听到二人如此说道,微微的点了点头。
“行吧,多谢江兄和陆兄的请柬,我会去的!”
江荇和陆明听见他这么说很是高兴。
“以赵兄这样经天纬地的诗才去了诗会一定能大放异彩!我们两个就先提前祝贺了!”
“最后还有一件事,就是不知赵兄昨日那首诗叫做什么名字?”
“我们知道后想必能有微薄之力帮赵兄宣传宣传。”
赵诗假装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就叫《将(qiang)进酒》如何?”
江荇和陆明瞬间瞪大眼睛,赞叹道:“《将进酒》嘛?真是好名字,那么赵兄就此别过吧。”
赵诗随即抱拳行礼道:“二位兄台保重,希望这一次你们能够高中!”
二人也抱拳回应道:“赵兄也是!”
随后赵诗就告别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