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天。
梁亦欢和梁国善两人一起回到了老家的家中。
他们家在老家有一栋一层楼的砖平房,还是比较老旧的。
两人回到家首先进行的就是大扫除工作。
自从两年前他们家在市里买房之后就很少住在老家这个房子里了。
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有事回来住上一住。
所以灰尘还挺多,屋内天花角落都挂有不少的蜘蛛网。
梁亦欢和梁国善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把屋里屋外清洁了一遍。
大扫除工作结束后,己经来到了晚饭时间点。
梁国善开始做饭。
梁亦欢则带着礼物到伯父家串门。
来到伯父家一看。
哟哦,他们家己经开吃了。
“亦欢,怎么才回来,吃饭了吗,一起吃。”
“亦欢,来吃饭。”
“亦欢回来啦,吃饭了没,一起吃。”
几位家人看到梁亦欢出现,很是惊喜,齐出声。
伯父、伯母、大哥大嫂、二哥都在,正在打火锅。
“大嫂,不用,我爸己经在做饭了,我在我家吃就行。”
眼见大嫂黎娟就要起身帮忙拿碗筷,梁亦欢赶紧出声阻止。
“还做什么饭,叫你爸过来一起吃得了呗。”大哥梁亦桦随即建议道。
伯母黄秀英也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对着梁亦欢说道:“就是就是,你这孩子,回来这么晚,快过去叫你爸别做了,来这边一起吃。”
“真不用,伯母,饭都差不多做好了,我们刚回来做完大扫除了,这个放哪里?”
梁亦欢说着便把手里拿的礼物提了起来,示意放在哪里。
“你这孩子,回个家还带什么东西,就放桌子上吧,下次可不许这样了。”黄秀英呵斥道。
梁亦欢把礼物放在桌子上,然后说道:“这是我爸买的,我过来看看就顺便带过来了,嘿嘿。”
其实就是梁亦欢自己买的,他现在有钱,买点过年礼物没啥。
不过他们并不知情,所以只能用他爸作为借口了,这样他们好接受一点。
梁亦欢凑近饭桌一看。
内心口水首流,毕竟干了两个小时的清洁工作,还真有点小饿了。
要是他自己一个人回来,他真的不客气就在这吃了。
但是他爸在家的话,还是回家吃好点。
二哥梁亦宽见到了梁亦欢看到这桌菜时发光的眼神,打趣道:“亦欢同志,真不在这吃?”
“是呀,亦欢,就在这一起吃呗。”黎娟也温声附和道。
她也发现了梁亦欢要流口水的眼神。
“不了,不了,我还是回去吃吧。”
尽管很心动,但是梁亦欢还是拒绝了,总不能留他爸一个人在家吃饭吧,这多不合适。
“快去叫你爸过来,菜足够,就一起吃怎么了。”
伯父梁国采也看不下去了,语气很认真。
他都看出来这孩子是饿了,自己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弟弟,有时候做事就不是那么靠谱。
“真不用了,伯父,下次呗,我爸都快做好饭了,不吃就浪费掉了。”
面对几位热情的家人,梁亦欢差点招架不住,心里很感动。
不过还是坚持婉拒,他了解他爸的性格,这个时候叫他过来吃饭肯定不会愿意的。
招架不住的梁亦欢串完门便回到了自己家里。
梁国善刚好做好饭菜。
他还在纳闷怎么转眼就不见欢仔身影了,这时正好看到梁亦欢回来,便喊道:“欢仔,吃饭了。”
“好嘞。”
梁亦欢上桌一看。
也是火锅。
清汤炖鸡,外加一碟生鱼片用来涮着吃,还有一篮生菜。
荤素搭配,对于父子俩而言,足够丰富了。
开吃。
可能是干了两个小时的清洁活,两人真的饿着了。
一顿狼吞虎咽,把一只4斤重的鸡和一条3斤重的草鱼,还有一斤的生菜,吃得干干净净。
梁亦欢觉得自己勉强吃了个8分饱,也可以了。
晚点再去伯父家串串门,吃点零食,过年农村自做零食小吃多的是。
洗澡后。
梁亦欢又来到了伯父家。
一家人正在嗑着瓜子,聊着天,电视也开着,但是更多的是摆设,因为大家注意力基本都在聊天八卦上,只有在聊天间隙时才会瞄上几眼电视。
“亦欢来吃水果。”伯母黄秀英一看见梁亦欢便热情招呼道。
梁亦欢也没客气,找了个凳子,挨着二哥坐下。
然后他从茶几上抓过一把瓜子开始嗑起来,也加入聊天队伍当中。
听着大家聊聊家常,聊聊八卦。
梁亦欢听得津津有味,内心感到无比的温馨。
这样的机会在一年当中可没有多少次,而春节人是最齐的,年后大家又开始离开家乡各自奔波,年复一年。
“对了,亦欢,己经上高中了,谈对象了没?”伯母黄秀英突然对着梁亦欢开口询问。
大家聊着聊着,不知怎么突然把话题转移到梁亦欢身上了。
额....
什么情况?
梁亦欢有点懵逼。
自己只是一个忠实的听众啊,怎么突然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来了。
梁亦欢快速思考了0.1秒,然后回答道:“我才高一,还小呢,不着急,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他还是选择隐瞒,不打算这么早就告诉家里人自己有女朋友了,而且这事肯定要问过女朋友的意见才行。
这时候的农村还停留在上几辈的老观念里。
觉得结婚越早越好,20岁以后就算晚婚了。
所以伯母会这么问,梁亦欢也不觉得稀奇。
毕竟在她们那一代,十几岁就结婚的,太常见了。
“亦欢说得对,现在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先读好书。”
连一向不多话的伯父梁国采也出声了。
不过他赞同梁亦欢的话,他坚持认为读书才是唯一出路。
确实,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算是在农村里的普遍认知。
无奈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不会培养和引导孩子,孩子读书读得好不好纯靠孩子的个人自觉以及个人天赋。
再加上没那个学习氛围和家庭熏陶。
所以在农村,高学历的人那是凤毛麟角。
“我当然知道学习最重要啦,但是如果有女孩子愿意跟你谈,一定要先谈着,知道没,别最后跟你二哥一样,一大把年纪了还单着。”
黄秀英哪能不担心,家里没有一个人是不需要人催的,就连去年刚结婚的大儿子也是催了许多年了,才结的婚。
梁亦宽:“......”
真是躺着也中枪,刚刚不是才从自己身上结束的话题吗,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算了,还是不要说话了,免得又开启新一轮的教育。
就在这个气氛微妙的时刻,梁国善也来了。
催婚最早一号的出现,瞬间吸引了大家的全部火力。